1. 有25年机械加工行业国有、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机械加工技术,具备规划和解决企业管理、生产、产品质量等各项问题的能力。
2. 有从事12年汽车零部机械加工行业管理、生产、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经历,熟悉ISO/TS16949和TS14000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要求。
3. 熟悉HAAS/FANUC/MAZAK/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和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4. 熟悉机械加工使用的工装、刀具、检具,能及时解决产品加工中出现的各类异常问题。
5. 熟悉和积累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产品品质管理和工艺难点改善的工作经验。
6. 善于组建一个高目标、高要求、高效率的团队达成工作计划,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且对各类管理项目的规划、实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工作成绩展示:
近些年来,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在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Q.C.D)上追求更高目标。通过推广应用精益生产活动,在车间全面管理中的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生产计划管理
A、 每月初召开一次班长级生产计划准备会议,全面检查人员、设备、工装、检具、文件的到位情况,制定当月的周、日生产计划并下发到班组长,细分工作责任。
B、 每日定时检查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未完成任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善。
C、 建立了班组和生产线的生产计划交接班制度、管理看板。
D、 车间每周组织各个班长对生产任务的完成进度进行检讨和总结。
E、 每周动员班组成员组织基层员工对生产任务的完成进度进行检讨和总结。
连续多年生产任务达成率不低于99%
2. 人员管理、培训和团队建设
A、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培训教材及培训课程,并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对各层次员工进行阶段性的管理制度、作业要求、操作技术的培训;
B、制定了日常操作流程及员工考核方案;
C、制定了人员定岗管理制度和换(备)岗培训考核后的上岗制度
做好这项工作,是完成各项管理工作目标的基础,“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得好”是培训员工的基本要求,而基层管理团队的建设则要围绕“懂管理、作风硬、执行好”来展开;
D、结合各项工作目标开展团队建设,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团体活动。
3. 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管理
A、定人定岗、一岗多能,降低无效的出勤工时,提高生产工时利用率;
B、改善和增加生产线,多线、多岗生产,提高产品生产数量;
C、改善加工程序、刀具、检具和作业方法,降低产品的加工时间;
D、节省电、气、油减少消耗。
通过不断改善,实现了年度产能提升5%、生产成本下降10%的目标。
4. 产品质量管理和加工工艺难点的突破
A、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工作岗位,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作业和检查标准;
B、强调高效执行力,提倡认真检查的工作作风;
C、积极开展质量改善活动:
1>建立了品质问题数据库,为质量管理、问题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2>开展车间、班组二级“QRQC”活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改善方法;3>定期总结、回顾目标的完成情况。
D、通过建立一个分工协作、目标明确的攻关团队,实现工艺难点的突破。
产品质量管理要严格遵守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好管理体系内的制度和标准,在科学的确定质量目标后,认真、积极的开展工作。
通过努力,实现了内部损耗下降20%、客户投诉减少30%的目标。
管理者的主要作用和目标
A、严于律已,坚持原则,懂管理、懂技术、善于学习。
B、有较强的大局观,能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C、有能力实现团队的提升和发展。
D、能很好的分配和利用各项资源。
E、效益和效率(QCD)是管理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工作总结:
在26年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和不断进取,有着较强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力,能以身作则,善于总结、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工作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